呼吸內科住院病房位于門診綜合大樓7樓,設病床30張。門診設在三樓西側。科內現有主任醫師1名、副主任醫師3名、主治醫師4名;副主任護師1名、主管護師3名、護師8名。
科室現設置有監護室、肺功能室、呼吸睡眠監測室、電子支氣管鏡室。
主要設備有:電子支氣管鏡、肺功能儀、多功能睡眠監測儀、大型有創呼吸機2臺、雙水平無創呼吸機6臺、多功能監護儀2臺。
開展的關鍵技術有:肺功能檢查+舒張試驗,電子支氣管鏡檢查,經支氣管鏡縱膈淋巴結穿刺術(TBNA),經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,支氣管鏡代胸腔鏡診斷胸膜疾病,CT或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,射頻消融術微創治療肺癌,導管介入肺癌栓塞化療術,導管介入大咯血止血術,夜間多導睡眠監測等。
開展工作:
1、對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和治療,特別是重癥哮喘的治療,哮喘控制藥物器具配備齊全,使哮喘的控制率增加,住院率逐年下降。
2、對咳嗽的鑒別診斷、治療,特別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、治療,抗生素的針對性和經驗性應用,積累了豐富經驗。
3、對肺部結節性病變具有多種方法確診和治療:淋巴結穿刺、CT或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、支氣管鏡檢查、支氣管肺泡灌洗、及TBNA技術,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案治療,化療、支氣管動脈栓塞化療術、微創射頻消融術等,使肺腫瘤病人近年帶瘤生存達到5年以上。
4、對呼吸衰竭、低氧血癥的病人:隨著儀器的不斷更新,保證了搶救成功率達到90%以上,每年都有無數的病人被從瀕危的邊緣搶救過來。
5、肺栓塞和肺彌漫性病變的診斷等均有較完善的設備和較高技術水平。對呼吸系統疑難疾病的診斷、治療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
6、2003年開展睡眠呼吸監測以來,使鼾癥的治療提高到國內先進水平。一部分重癥高血壓、心肌梗死、腦梗死、腦出血病人達到康復、使部分開會睡覺、開車睡覺的病人重新煥發了活力。
7、2000年以來開展支氣管鏡代胸腔鏡診斷疑難胸腔積液技術,使胸腔積液的診斷率達到了95%以上,近幾年來,開展微創技術,采用深靜脈留置管或細套管針對胸腔積液和氣胸進行治療,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、減少了經濟壓力。
8、對各種咯血的救治也上升到較高水平,包括藥物應用、成分輸血、支氣管動脈導管栓塞術等,救治了一批大咯血的病人。
9、開展三伏貼治療呼吸道疾病已經10年,對慢性咳嗽、鼻炎、咽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急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心病療效好。
10、開展了肺結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工作。
工作目標:服務好 質量好 醫德好 群眾滿意
服務承諾: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、24小時主管醫生服務制,無節假日服務。
工作格言:嚴謹為醫,誠信為人
診療范圍
呼吸內科門診:由呼吸專業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服務。
完成呼吸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如:
(1)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支氣管炎。
(2)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-支氣管炎。
(3)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。
(4) 支氣管哮喘。
(5) 支氣管擴張癥。
(6) 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細菌性肺炎、支原體肺炎及其他非典型病原體肺炎、病
(7) 毒性肺炎、肺真菌病、肺膿腫等。
(8)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、不明性質肺部占位及結節的早期診治。
(9) 間質性肺病包括肺間質纖維化、結節病、過敏性肺炎等。
(10) 肺血管病變包括肺血栓栓塞癥、肺動脈高壓等。
(11) 胸膜疾病包括胸腔積液、氣胸。
(12)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。
(13) 呼吸衰竭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。
(14) 戒煙及呼吸康復治療。
(15) 感染性疾病、原因不明發熱。
完成檢查及治療:無創檢查:肺通氣功能、舒張試驗、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,睡眠呼吸監測、心電監測。有創檢查:血糖監測、胸腔穿刺術、血氣分析、電子支氣管鏡、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。 無創治療:霧化吸入、機械振動排痰、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。有創治療:胸腔穿刺+閉式引流術、電子支氣管鏡鏡下治療、電子支氣管鏡代胸腔鏡鏡下治療。 微波消融術微創治療周圍型肺癌。
技術力量
開放床位36張,醫護人員27名,醫生12名,其中主任醫師1人、副主任醫師5人,主治醫師1人,住院醫師5人,碩士3人,本科9人;護理人員13名,其中副主任護師2人,主管護師6人,護師3人,護士2人,本科學歷達93%。
先進設備
奧林巴斯電子支氣管鏡、肺功能儀、多功能睡眠監測儀、大型有創呼吸機2臺、雙水平無創呼吸機5臺、多功能監護儀6臺。
科室電話:367083
科室樓層位置:門診綜合樓7F